天津大學“亦心工作室”

#輔導員工作室#
為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、專家化建設,緊密圍繞高校輔導員工作九大職責要求,努力構建高校思政工作研修與經(jīng)驗交流的工作平臺,“輔導員在線 高等教育出版社微信公眾號”設置“輔導員工作室”主題欄目,專題展示全國輔導員工作室的風采,旨在展示更多先進典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經(jīng)驗與成效,持續(xù)提升輔導員隊伍的知識水平和核心素質能力。

天津大學
“亦心”工作室
Part.01

工作室簡介

大學是發(fā)展親密感的“關鍵期”,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23年3月發(fā)布了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報告,顯示“健康良好的戀愛關系可能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劑良藥,應加強戀愛心理健康教育,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”。此外,當代青年的情感狀況常引發(fā)網(wǎng)絡熱議,社會多方面呼吁要“構建和完善高?;閼俳逃w系”。
天津大學“亦心工作室”聚焦大學生情感教育,取名“亦心”,為“戀”字拆解,有“亦心亦意”(意指“一心一意”,象征愛情忠誠的美好)、“亦心亦德”(意指“一心一德”,寓意情感戀愛也是品德修行過程)之內涵。工作室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,針對大學生戀愛心理、情感困惑開展多維度的教育教學、研究實踐工作,并挖掘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家風家教元素,幫助學生提升表達、溝通和交往能力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、婚戀觀、家庭觀,并將“小我”之愛升華為祖國、民族、人民的“大我”之愛,為投身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奠定良好人格基礎、情感基礎。“亦心工作室”以此方向展開建設,打造輔導員學習成長“共同體”,旨在提高輔導員育心、育德、育人的能力,培育更多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發(fā)展的專家型輔導員。

“亦心”工作室

Part.02

工作室主要成員

“亦心工作室”在天津大學黨委學工部領導下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導下開展相關實踐和研究工作,目前成員共有11人,包含1名主持人,2名專家顧問,8名骨干成員;職稱結構為2名正高級、2名副高級、7名中級,涵蓋專職輔導員、專職心理教師、專職思政課教師、機關輔導員以及行政管理干部等思想政治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專家隊伍和骨干,專業(yè)背景涉及心理學、哲學、藝術學、工學等學科門類,實現(xiàn)了不同角色、不同專業(yè)的交叉與融合。同時配備有學生團隊,負責工作室實體空間的日常管理與運營。

Part.03

工作室建設內容

“亦心工作室”圍繞大學生情感教育,聚焦大學生戀愛中的情(戀愛心理、親密關系、家庭關系)、理(戀愛倫理、戀愛道德、家教家風)、法(戀愛中的自我保護、婚姻法)等專題,挖掘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關于“婚、戀、家、國”的元素,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、研究實踐工作,以打造一門精品課程(《戀愛心理學》)為核心,孵化、培育N種教育產(chǎn)品,形成情感教育的有效舉措與育人成果,支持學生全面發(fā)展健康成長。工作室已完成物理空間建設,坐落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(qū)格園學生社區(qū),作為學?!耙徽臼健鄙鐓^(qū)的有機組成部分,服務學生學習生活。

工作室建設內容
1.打造一門學生喜歡的戀愛課。《戀愛心理學》為學校本科生通識選修課,已連續(xù)開課7學期,課程由天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建設,已獲評為天津市本科一流建設課程,獲得第三屆全國教師教學創(chuàng)新大賽全國三等獎、天津市一等獎,課程為學校最難搶的課程之一,課程評價滿意率達98.77%。課程師資團隊均為工作室成員,是工作室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。
2.開發(fā)一系列師生共創(chuàng)的微視頻。工作室創(chuàng)作了《我們向往的愛情——講述偉人愛情故事》《古詩詞中的愛情》等系列微視頻,通過周恩來與鄧穎超、錢學森與蔣英等老一輩革命家、科學家的愛情故事以及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引導當代青年樹立健康的婚戀觀。
3.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。在“520”“雙11”等時間節(jié)點組織面向全校學生的情感教育主題活動,深受學生歡迎。針對學生情感困惑,已開展5期亦心工作坊,為追求愛、表達愛、經(jīng)營愛賦能。
4.開發(fā)一系列有意思的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。工作室已開通“亦心工作室”微信公眾號、視頻號,設計了工作室logo、IP卡通形象,并創(chuàng)作了多款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,通過線上、線下兩個維度打造情感育人陣地。

Part.04

工作室建設經(jīng)驗

1.以學生需求為牽引,具有較大吸引力。“戀愛”是大學生極為感興趣的話題之一,據(jù)有關調查顯示,“不知道如何處理戀愛中的矛盾、害怕建立親密關系、在戀愛中缺乏安全感、不知道如何表白”是大學生在戀愛中的主要困擾。教育部曾提出,鼓勵高校結合青年學生特點開展豐富多彩、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,加強戀愛心理教育、家庭倫理教育。“亦心工作室”聚焦大學生戀愛、情感話題,探索建立高校開展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徑,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針對性。
2.以課程建設為抓手,具有較強穩(wěn)定性。工作室依托《戀愛心理學》課程延展出系列情感教育產(chǎn)品,并做到“兩個堅持”,即:堅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融合貫通,配套一課堂設計系列微課、工作坊,開展情感問題調研、訪談,形成一、二課堂聯(lián)動交叉的教育陣地;堅持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,在課程教學中厚植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愛情觀、婚戀觀、家庭觀,利用新時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宣傳媒介和活動形式引導感召青年,通過工作室與學生積極互動,建立調研與答疑、教學與實踐的線上線下平臺。

Part.05

下一步建設目標

“亦心工作室”聚焦大學生情感教育,將進一步建強戀愛課程、聚焦實際問題、傳播優(yōu)秀文化,擴大影響力。完善《戀愛心理學》課程建設,在大班教學基礎上,探索小班化教學模式,建設慕課資源,編寫課程教材,開展系統(tǒng)化的情感教育教學研究,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教改成果與學術成果,提高課程滿意度;全景調研大學生戀愛心理,形成調研報告,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戀愛心理狀況、情感世界提供有益參考;結合學生實際問題,開通線上情感樹洞,開展線下亦心工作坊,聚焦情感困惑,回應學生訴求,積累大學生情感困擾案例集,幫助輔導員解決工作難題;挖掘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“婚、戀、家、國”元素,通過視頻、漫畫等形式創(chuàng)作系列文化產(chǎn)品,幫助學生從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成長的精神力量,樹立正確婚戀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