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載育人心路:在“一半一半”中探尋教育的平衡之美
今年,是我投身學生工作的第十八個年頭,粗算一下,恰好走過職業(yè)生涯的半程。十八年的輔導員時光讓我漸漸讀懂了教育的真諦——它從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,而是在“一半一半”的平衡中,于嚴肅與溫情、傾聽與引導、堅守與釋然之間,探尋育人的智慧。
一半嚴肅,一半溫情。
教育的底色,既有不容觸碰的原則和底線,也有浸潤心靈的溫暖和情義。學生工作中的“嚴肅”與“溫情”從來不是對立的存在。
記得曾有一名學生在社會類獎學金的評選中偽造獲獎證書。發(fā)現(xiàn)這個情況后,我沒有立刻當眾指出這名學生的問題,而是選擇單獨與學生談心,結(jié)合往屆學生因失信付出的代價,讓他明白“底線失守”的連鎖反應(yīng)。這名同學最終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,并提交了書面檢討,而學院也依據(jù)相關(guān)規(guī)定給予了相應(yīng)處理。但教育的場域遠不止于規(guī)則的約束,事情雖然處理完了,但是總感覺這名同學還有沒說完的事情。細問之下才知道,他的父親突發(fā)重病,妹妹也還在上學,家庭經(jīng)濟負擔突然加重,他想通過申請社會類獎學金貼補家用。那一刻,我沒有說“要堅強”之類的空話,而是遞給他一杯熱奶茶,靜靜地聽他傾訴。等他情緒平復后,我?guī)退崂砹藢W校的助學金政策,聯(lián)系了公益組織申請臨時補助,還推薦他參加勤工助學崗位。后來,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(yè),找到了心儀的工作。在畢業(yè)五年后我突然收到了他發(fā)來的消息,他說:“老師,感謝您在我大學時對我的教導,是您讓我懂得了做人、做事的底線,感謝您點醒和保護了當時不成熟的我,感謝您當時給我的溫暖幫助,如今我也想把您給的溫暖傳遞給更多人。”
教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題。一半嚴肅,一半溫情,剛?cè)岵g,我們既守護了教育的底線,又呵護了青春的脆弱,讓學生在規(guī)則與關(guān)愛中健康成長。
教育的本質(zhì),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。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,“傾聽”與“引導”如同呼吸般自然,缺一不可。唯有先放下姿態(tài)傾聽,才能找到引導的契機,讓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內(nèi)心。
現(xiàn)在的學生大都個性鮮明,對“說教”天然抵觸,只有當他們感受到被尊重、被理解,才愿意敞開心扉。我習慣在每周三晚上開設(shè)“茶話會”,搬幾張椅子坐在宿舍樓下,和學生們聊學業(yè)、聊生活、聊夢想。有一次,一名平時沉默寡言的學生突然說:“老師,我覺得考研好難,可是不考又怕找不到好工作?!边@句話像一顆石子,在其他學生中激起了漣漪,大家紛紛說起自己的焦慮——有人擔心專業(yè)前景,有人糾結(jié)是否要轉(zhuǎn)行。那天晚上,我?guī)缀鯖]說什么,只是認真地聽著,偶爾點點頭回應(yīng)。但學生們離開時,臉上都輕松了不少,有個學生說:“其實我們不是一定需要個答案,只是想有人聽我們說說?!眱A聽的最終目的,是為了更精準地引導。了解到同學們的困惑,我開始從學院、教師、往屆學生等各方資源收集整理案例和數(shù)據(jù),經(jīng)過梳理為同學們提供了近五年學院畢業(yè)生的就業(yè)去向和考研數(shù)據(jù),并召開主題班會,深度解讀專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,考研的利弊和前景。最后,這屆學生畢業(yè)時考研率高于往屆20個百分點。
教育從來不是單向的灌輸,而是傾聽與引導的和諧共振。在這場心靈的對話中,我們既是學生的傾聽者,也是他們的引路人,在平等與尊重中,讓成長的智慧自然流淌。
一半堅守,一半釋然。
教育的藝術(shù),是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,也要有與自己和解的智慧。十八年的工作中,我漸漸學會了在“堅守”與“釋然”之間找到平衡,既不放棄育人的初心,也不苛求完美的結(jié)果。
面對學生的問題,我們不能急于求成,而要給予成長足夠的時間。有名學生曾因沉迷游戲多次逃課,我和他談了很多次,也聯(lián)系過家長,但效果都不明顯。那段時間,我一度感到挫敗,甚至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。一天,一位老教師對我說:“你不是超人,不可能做到事事完美,有時候釋然也是一種思路,調(diào)整一下節(jié)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?!庇谑俏议_始調(diào)整工作思路,接受學生暫時不能轉(zhuǎn)變的狀態(tài)。但我始終沒有放棄,而是以一種更輕松的方式定期和他聊天,分享一些關(guān)于時間管理的文章,邀請他參加體育活動。直到大三下學期,他突然主動找到我,說要準備考研。原來,他在一次實習中感受到了學歷的重要性,明白了努力的意義?,F(xiàn)在想來,正是“堅守”與“釋然”的相輔相成,才迎來了他的覺醒時刻。教育就是這樣,很多時候,我們播下的種子不會立刻發(fā)芽,但只要堅守下去,總有一天會看到破土而出的力量。
教育本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,既需要我們堅守育人的初心,用耐心等待學生成長;也需要我們學會與自己和解,接受不完美的存在。在堅守中保持方向,在釋然中調(diào)整節(jié)奏,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堅定而從容。
十八年的輔導員時光,是一段在“一半一半”中不斷探索的旅程。嚴肅與溫情交織,讓教育既有力量又有溫度;傾聽與引導共振,讓成長既有共鳴又有方向;堅守與釋然并存,讓前行既有韌性又有彈性。我們也需要這份平衡,讓教育如春風化雨,在學生心中播撒下成長的種子,讓每個學生的青春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。